业绩与能力的相关性?

随着伯乐沙盘的运行,其中的数据开始变得丰富和有趣,当基于早期3场沙盘的数据看销售人员能力和业绩的相关性,我从中“感悟”到一些职场经验,和大家做个分享。

注:以下数据基于沙盘2023版本,与最新的2024版本不同,建议只关注分析思路!

首先我们看一下数据统计图,这是1个散点图,将24个销售人员的能力指标和平均业绩指标做了分布和标记。原本预期的是能力高的销售人员,比如李莫愁、岳灵珊,应该有很好的销售业绩(合同额),阳顶天、黄药师这样的“差”销售人员,销售业绩肯定是垫底的,可是数据令我感到意外。

销售人员能力与业绩的数据分析

首先、从上下限来看相关性,能力越强,业绩就会越好

其次、在同一业绩水平上,呈现的能力分布没有明显规律,只是能力强的销售多一些,同时也有能力很差的销售

再次、在同一能力水平上,业绩的差异也非常大,少的才25万/季度,多的达到65万/季度

既然被无情的打脸,总要思考一下,数据不会骗人,那么怎么解释这些现象呢?

最近流行“思维框架”和“底层逻辑”这些高级词语,不知道都是谁发明的,还挺有杀伤力,我也参考着先描述一个思考方法,其实也很通用:y=f(x1、x2...),别害怕,我用人话解释一下这个问题:影响业绩的因素有哪些?这些因素是必要的、还是充分的?

好吧,逻辑性强的同学已经得到答案了,没有什么条件是充分的,否则这个世界就太简单了,这个公式也不能这么来写!那么影响业绩的必要性因素到底有什么?我们从内向外尝试列举出来看看:

影响销售人员业绩的因素

我们很难量化这些因素的影响强度(世界上应该有相关的研究,如果你见过,恳请发来学习一下),但定性的分析或判断还是比较清楚的。

- 销售管理者如何安排销售人员的工作,更有决定性的作用

- 销售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投入工作的精力是最基础的必要条件

- 其次是所销售产品的质量和公司为这个销售人员所投入的配套资源

- 最后是外部整体的竞争强度,如果没有竞争,前面因素的影响度都会减弱很多(比如垄断)

先不展开每个影响因素的解读,我们已经可以解释真实数据反映的现象,那就是销售能力的确可以影响业绩,但影响的程度很有限,还有整个组织在其负责商机上的资源投入数量和质量,以及产品质量以及在市场端体现的产品竞争力!

好吧,也许你觉得我们从数据分析上得到了一个“废话”的结论,可是当我们被问到什么影响销售人员业绩的时候,并不见得能客观的描述清楚整个思路,这就是现实中很多管理者和从业者的状况,“看似知道其实不清楚”。所以请保持耐心继续看更多的数据分析!

专注程度对销售人员业绩的影响

前面提到销售人员自身的精力,也许很多人是从“总量”来考虑的,参考合同总额=合同数*合同单价的算法,咱们把精力用“专注度”来代替,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如果脑子放太多的事情,不仅难以保证正常推进,而且很可能会犯错。这个专注度等于平均在每个商机上花了自己多少的精力!

解释了这个指标,再看这个气泡图,横轴还是销售人员的能力,纵轴改成了专注度,气泡大小代表销售人员的业绩。如果不标记这些方框,你可能看不出来其中的奥妙,我给你解释一下:

- 阳顶天、扫地僧、赵灵儿、丘处机、梅超风他们能力中下,但平均业绩达到55万,相比总平均值(41万)高出34%,原因与他们精力专注度处于90%的高位非常有关系

- 做为反例,左冷禅、杨康、小龙女,虽然能力中上,但平均业绩仅有29万,相比总平均值(41万)低了29%,原因从图上也能看出来,他们的精力专注度处于60%左右,比前面五人的专注度低了很多。

如果有人想问专注度太低的原因是啥?其实也有很朴素的生活语言——贪多嚼不烂,就是单纯的想要的太多,商机太多的时候哪个都想要,不愿意也不会放弃,就必然会导致“专注度”过低的情况。如果客户和对手都等着你,专注度低也没关系,可是这是在超级卷的竞争环境,不全力以赴是很难取得胜利的

至于如何放弃商机,每个人有自己的经验,应该也会有非常专业的方法论提供指导,但从哲学的角度说,放弃就是“舍”,舍了就会得,当销售人员有了舍得的勇气和智慧,管理者就没啥可发愁的了。

怎么样,虽然以上数据不是真实的企业经营数据(其实也不可能拿出来),但是在高度仿真的模拟竞争环境下的销售团队作战数据,也能够看出很多有趣的现象,如果你喜欢这种形式,请扫码加入我们沙盘玩家俱乐部(关注数美视公众号),用沙盘感悟销售管理,用沙盘研习数据分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