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原文为学生原始报告,未经任何加工!)
过程回顾
简单回顾一下整体的流程:上午八时,所有成员在教室集合,迎接徐总。进行交流熟悉后,徐总对实训进行了简单明了的讲解,之后就立刻投入到了初步的三期经营熟悉实验过程。在大家有了一定了解后,徐总又针对所有组的情况进行了更深一步的讲解,为所有成员点破迷津。在短暂的休息后,进入了较为正式的六期经营阶段,此时竞争慢慢开始形成,大家都或多或少有了自己的目标计划和执行策略,这六期的经营对大家来讲不可谓不惊喜刺激,让大家有了更新、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。上午的一系列体验结束,午间休息后,迎接下午的实训。
下午是正式的十三期经营,许多上午没有遇到过的挑战也将要出现,对我来说,也有了更多想要尝试的策略。不过徐总并没有让大家第一时间就投入其中,而是就上午的经营结果,为大家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分析和讲解,也指出了许多大家没有发现的问题和技巧。之后,每一组的都排除了代表为大家分享了经验,同样是受益良多。接着就是最为惊心动魄的十三期经营,期间大家激烈讨论,屏幕上的排名不断刷新,每一期结束都会有更新的排名,经过激烈的竞争,最后我以合同总额第二,利润总额第三结束了比赛,是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,不过自己也有很多的进步空间。
复盘总结
第1轮:三期经营
三期经营的时候,凭着艺高人大胆,没认真听讲的冲劲,我选择的都是那些价格不低的商单,且不能明确分配人员工作,在精力...导致达到了一个离谱的利润率和营业额。不过经过三期,我也对该沙盘的经营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,对后续的经营有了足够的信心。
第2轮:六期经营
六期的最开始,我就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——精力分配不充分,总想要将一个员工掰开去干好几个活,导致了每个员工都不能人尽其用,商机跟进慢、商机竞争力不够成为了最大的问题。在我身边蝉联“两次第一”的男人——胡帅博同学的贴心提示下,意识到了自己问题,在所有人员经过一轮恢复后,开始了梭哈的经营模式。面对每一个商单全力以赴,因为开局的落后,我选择了让利经营,利用高额的让利去获取更多的商单,和我一组的同志们也叫苦不迭,价格战往往让人最无奈。
可以看到,我的成交后续推进有着十分迅速的成果,同时,想要尝试高额商单和短暂的经营期限的矛盾也让我意识到,不到十三期经营,不能太过贪心。所以就放弃了过大,周期过长的单子,开始了力所能及的最大化经营。在最后一周,我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比较无赖的想法——可以刷新进度,就开始透支成员,进行了最大化盈利,不过这也受到了徐总的批评,之后也并没有采取这样的取巧行为。
最后也是凭借着“浪子回头”和“投机取巧”获得了六期实训的第二名。
第3轮:十三期经营
来到了最为激烈的经营阶段,新的分组也让我遇到了更强劲的对手。
这一期,经过徐总提示,大家都发现了如何才能做到匹配最优。不仅要注重角色匹配,更要注重产品,而价格策略应该放在最下策。
针对十三期的长期经营,我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,采取了我个人在进行一些竞争性比赛中最喜欢的柔性策略,通过放长线、拉周期进行一次次的阶段性成果获取,达到最高盈利。可以从最后一期的商单成交看出来,800多万的总合同额,最后一期拿到了200万,将我的排名从未上榜一举冲到第二,我认为我的策略是有很大建树的。
从头来看,一开始我并没有进行很激烈的商单接洽,而是简单对部分重要员工进行了培训并简单的获取部分单子,经过了一段时间经营,我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布局,其中心生一计,用没有足够谈判能力的员工去占取大多数人不敢截取的商单,并不断抬高价格,最后让有足够能力的员工进行长期拉锯拿下高额商单。
可以在其中看到很多商机都是在70以上的,其实这些商单一开始都只在50左右,能涨到这么多基本上是进行不断占单抬价的结果,其中失败的很多商单我都向同行进行的了解,他们基本都是通过不断拉低自身价格的情况下拿下的,这些损失对我来说也并没有很大。其次,我认为最重要的伏笔就是一开始并没有单子的“天山童姥”和“乔峰”,我对这两个员工进行了长达多个周期的培训,可以看到,有着两位出站的商单都能在同级中稳定超越友商拿下商单。
但我不得不强调,我的公司,周芷若、赵敏和李莫愁三个员工充分体现了女性的力量,前两者是完成了许多大额商单, 公司前期的运转奠下基础,李莫愁则是靠着自身小角色的力量去同时完成了占单、谈单的任务。
可以看到其中有一个明显的失误,就是最厉害的张无忌完成了一个10.08的商单,这是因为,同时截取太多单子,导致一时混乱,分配错了任务,这也是令我最懊悔的点。
最后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,通过这样的拉锯策略,获得了如此高额的营业额和最后不错的排名。可以看到,员工天山童姥和乔峰有着培训带来的巨额收益,也是为本次成功提供中干和顶峰力量的两位。反而对于员工张无忌的不充分应用应该多多反思。
心得体会
这次的实训,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,能够有这样的体验,是我最开心的一天,也是收获最充分的一天。很感谢徐总开发出这样一个有趣使用的系统,让我们能够有机会获得这样的实践机会。我通过由短到长的周期性经营,逐渐学会了身为一个管理者,应该对自身员工的能力、工作方式、工作分配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控,才能更好的完成一个个商单,实现一次次获利。受益匪浅,尽在不言中!